大自然总是维持着微妙的平衡,有害虫,就有克制它的天敌。
“我们现在通过把这些害虫的自然天敌昆虫加以运用,它们就能成为虫害防治的‘天兵’,从而形成生物防治的主力军。”7月24日,在澄迈县福山镇偲林农场700亩福橙示范园内,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王树昌用手指神秘的指向天空说,伴随着旋翼的低鸣,一场静悄悄的“绿色革命”正从天空降临。
无人机正在投放捕食螨。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高懿 摄
顺着王树昌手指的方向看去,两台捕食螨撒施专用无人机腾空而起,精准地将数以千万计的捕食螨“天兵”投放到福橙树之间,无人机所过之处,用肉眼可见,阵阵小麦色的粉状物质飘散落下。
“这些落下的粉状物质,便是捕食螨。由于捕食螨体长只有约0.3mm大小,是红蜘蛛的天敌,因用人的肉眼很难看清,所以将捕食螨放在撒播载体里,一起便于作业。”无人机飞手告诉记者,无人机作业速度惊人,据测算,完成10亩福橙的捕食螨释放,无人机仅需约6分钟,效率较传统人工释放提升数十倍,解决生物防治技术推广中的人力瓶颈。
无人机正在投放捕食螨到福橙树之间。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高懿 摄
而此次无人机成功投放捕食螨,依托精准定位与智能控制系统,无人机实现均匀、定点的释放,确保“天敌部队”有效覆盖树冠害虫活跃区域,大幅提升防治效果,也标志着利用无人机高效释放捕食螨实现福橙作物“以螨治螨”,正式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为海南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绿色发展开辟新路径。
投放天敌昆虫只是绿色防控的一种方式,要实现果园全面减药增效和品质提升,还需要在绿色植保各个单项技术环节的协同应用上共同发力。
喷洒过捕食螨后的福橙树。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高懿 摄
近年来,澄迈农技中心和中国热科院环植所携手在福橙生产中推广生物农药、植物诱抗剂、诱虫色板、昆虫信息素等绿色防控产品,以及采用天敌捕食螨等生物防治措施,同时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有机肥代替化学肥料施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等,以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肥料利用率,共同构建起福橙园立体生态防控网。
报道链接:https://res.hndaily.cn/file/news/20250724/cid_112_584191.html